由「倚靠外面」到「相信裡面」的轉化
- Melanie Tang
- 2022年3月17日
- 讀畢需時 1 分鐘
我們成長中,「努力不懈地」爭取重要他人 (significant others) 的讚賞;有時並非刻意追求,但成長氛圍教曉我們:我比別人優秀、成功,定能獲得長輩、同輩甚至社會大眾的肯定和認可。以「爭取認可」(Seeking for approval) 追求別人的認同,證明自己的價值。
竭力在學業、工作或人際關係上爭取表現,並無不妥;不過,世上沒有絕對標準,要爭取所有人的肯定和認可,只會筋竭力疲!以外在世界去評斷自身價值 (external locus of evaluation) 既痛苦又煎熬。與不同輔導案主同行,具體地體會到人類心靈最深層的共通需要:渴望被接納、被認可及被愛。當「爭取(外在)認可」成為滿足深層渴望的「唯一」途徑,而他人的回饋卻不如我們所願,我們可能會面對失望、憤怒、焦慮、無助等不安情緒。
我期望為案主提供「不被批判、被無條件接納及真誠」的治療關係:案主無需為爭取輔導員的認可,能自由地展現真我,真實體會從「爭取認可」的牢牢壓制中被釋放的經驗。
根據人本心理學家Carl Rogers 的發現:當人能夠聆聽他人的回應,卻不過份在意其評價,個人便開始建立內在的評斷基礎 (internal locus of evaluation):個人能欣賞自己、肯定自己,並且誠實及客觀地檢視自己的能力和才幹,自我價值及自尊感亦會逐漸提升。
輔導理念中相信:「察覺」是所有改變的開始。當我們察覺原來一直被「爭取(外在)認可」的動機圍困著的同時,我們才能有機會作出「是否去改變」的決定。

Commenti